《送崔子还京》与《已亥杂诗》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5:40:16
字词解释清楚、详细!

诗文
  送崔子还京
  岑参(唐朝)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释
  天外:指塞外离家乡远得好像在天外一样
  交河:指河的名字
  争飞:争着和鸟儿飞,比喻急切的心情。
  扬鞭只共鸟争飞:一句说明高适想还京的欣喜急切的心情,扬起马鞭拼命赶路像和鸟儿争先一样。
  雪里题诗泪满衣: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久戍塞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翻译
  独自骑着马从西方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好像是和鸟儿在争先一样。九月时节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诗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赏析
  此诗与《热海行》作于同时,这个崔子是否就是崔侍御也很难说。全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前二句写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二句写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这一喜一忧都反映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由于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极为形象,渲染非常得力。为人所爱赏。
  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 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