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浏醴起义的具体地点及属于哪个省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40:41
越详细越好``~``

光绪三十二年(1906)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了反清武装起义,这也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光绪三十年华兴会在长沙起义失败,次年会党首领马福益又被捕死难,会党群众亦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然会党的组织基础并没有被打乱,马福益旧部肖克昌(?-1906)、李金奇在安源矿工中具有很大的号召力;龚春台(?-1907)、姜守旦、冯乃古在浏阳,李香阁在醴陵等县农民群众中尤有威信;他们同愤激于清政府的残暴镇压,积极扩大力量,准备重新起义。三十二年春,同盟会总部派刘道一(1884-1906)、蔡绍南(1875-?)回湖南发动会党和新军起义。蔡绍南通过同乡魏宗铨(1881-1907)同龚春台等会党头目取得联系。随后,刘道一等即约集蒋翊武、龚春台等数十人在长沙水陆洲船上举行秘密会议,基本确定了在萍、浏、醴三地同时发动起义,然后分兵进取长沙、南昌的计划。会后,刘道一留长沙筹划全局,并赋予同盟会总部联系的责任。蔡绍南赴萍乡帮助龚春台联络哥老会各部,举行开山大典,公议将哥老会改称“六龙山号洪江会”,推龚春台为大哥,以忠孝仁义堂为最高机关,誓词是:“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服从大哥命令,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神人共殛。”洪江会成立后,发展迅速,会员很快增到10多万人。正因人员庞杂,引起清廷注意,洪江会头目遭到逮捕杀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在此紧急情况下,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八日(12月3日),蔡绍南、龚春台在萍乡高家台召开各路首领会议,商议起义日期和办法。会上,会党首领一致主张乘官兵未到,立刻发难;蔡绍南等认为同盟会总部无信息,军械又不足,仍拟等待接济。大会经终宵争论,未能作出任何具体决定。十九日凌晨,洪江会首领之一廖叔保急不可待,首先在浏阳麻石聚众二、三千人举旗发难。蔡、龚只得宣布动员:以同盟会名义通知洪福会首领姜守旦和普迹市哥老会大头目冯乃古,并饬知各县各处会党同时发动。二十一日,起义军占上栗市,并立即整编部队,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龚春台为大都督,蔡绍南为左卫都统领兼文案司,魏宗铨为右卫都统领兼钱库督粮司,廖叔保为前营统带兼急先锋,沈益古为后营统带兼殿后指挥。起义军又发布檄文,历数清政府十大罪恶,宣布起义宗旨为“破千年之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