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提 关于 九天 九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8:05:50
"九天 九地" 词句出于那一部典籍
愿意为何?
注: 请写出原文中的部分词句跟它的注解!跟典籍名称

中国古代虽有四天九天之说,然四天之分乃纯本于时节。所以尔雅及刘熙释名,都说:「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九天之分初见于 楚辞天问。天问有云:「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其所谓九天,据王逸注:即全系以方向而分,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中央,分为九天,我们看天问中用隅隈二字,亦可推知其九天为平列之九天。

在 扬子云太玄 卷八,亦分天为九。其所谓九天,意义如何,亦不能确定。但就九天之名--中天、羡天、从天、更天、睟天、廓天、灭天、沉天、成天--而言,则显系自天之功用而分天为九。

所谓九天与九地相对。其九地为沙泥、泽地、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显为连绵于一地平面唯有功用不同之一地;可知其九天亦唯功用不同之一天。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原话是“昔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动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说善于把守隐藏的人是能藏在很深的地下,能在很高的地方活动,所以他能保全自己而获得胜利。

九地:很深的地下。九天:很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