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部将的关系怎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28:48

请找易中天的品人录,我记得上面品项羽品得很好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不能知人善任,如对韩信。二是不能人尽其用,如对范增。三是不能以功行赏,如对刘邦。手里的印的角也磨去了,也不舍得赏给手下,只给一点小恩小惠。

项羽手下的人才很多 比刘邦要多的多 比如英布 钟离昧等等 但是看看项羽最后的结局就知道他待手下怎么样了 韩信也就不会离开他

估计不是很好,要不然就不会败给刘邦了,他手上就一个范增罢了,人家刘帮手上多的就是人才,就是因为刘邦善于与部下搞好关系的结果。

西楚霸王项籍
项籍(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字羽(特别注意一下 项羽本名籍 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第一武将!人称西楚霸王。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浙江湖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籍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在管他.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项羽力大无敌,当年为定军心单手举起重达300多公斤的大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