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黏结预应力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32:00
我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希望有人能帮助我。在此先谢谢您!!!

1、无黏结预应力后张法的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梁、板模板支搭 → 放线 → 下部非预应力钢筋铺放、绑扎 → 铺放暗管、预埋件 →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端部节点安装 → 修补破损的护套 → 上部非预应力钢筋铺放、绑扎 → 无粘结预应力起拱、绑扎 →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 混凝土养护 → 松动穴模、拆侧模 → 张拉准备 → 混凝土强度试验 → 张拉无粘结筋 → 切除超长的无粘结筋 → 端部处理。
3、无粘结预应力是指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直接接触而处于无粘结的状态。无粘结预应力筋是带防腐隔离层和外护套的专用预应力筋。
4、 无粘结预应力的特点:
(1)构造简单、自重轻。不需要预留预应力筋孔道,适合构造复杂、曲线布筋的构件,构件尺寸减小、自重减轻。
(2)施工简便、设备要求低。无需预留管道、穿灌浆等复杂工序,在中小跨度桥梁制造中代替先张法可省去张拉支架,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3)预应力损失小、可补拉。预应力筋与外护套间设防腐油脂层,张拉摩擦损失小,使用期预应力筋可补张拉。
(4)抗腐蚀能力强。涂有防腐油脂、外包PE护套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具有双重防腐能力。可以避免因压浆不密实而可能发生预应力筋锈蚀等危险。
(5)使用性能良好。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可以在满足极限承载能力的同时避免出现集中裂缝,使之具有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相似的力学性能。
(6)抗疲劳性能好。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纵向可相对滑移,使用阶段应力幅度小,无疲劳问题。
(7)抗震性能好。当地震荷载引起大幅度位移时,可滑移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一般始终处于受拉状态,应力变化幅度较小并保持在弹性工作阶段,而普通钢筋则使结构能量消散得到保证。

工艺流程
安装梁底模板——安装钢筋骨架及梁一侧模板——固定预应力的钢筋卡子的安装——穿入预应力钢绞线——检查校正钢筋骨架及预应力筋、安装另一侧模板——浇灌砼——养护到设计强度的75%——拆次梁模板和主梁侧板——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梁端封锚、拆除主梁模板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