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著名的三个宰相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4:37:59
有魏征吗?

唐太宗时真正做过正宰相的有房玄龄(中书令、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尚书左仆射),这两个最有名。此外较有名的还有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唐太宗皇后长孙氏胞兄)、温彦博、萧禹等。

我们知道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秦汉以来一个宰相变成三个,“三省”(尚书、中书、门下)的长官都是宰相。据《新唐书》卷51“百官一”记载:“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可见,真正的宰相就是中书令、侍中(均正宰相,正二品。尚书令缺)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仆射(均副宰相,正三品)。但尚书左仆射实际上也是正宰相。

另外说一说魏征。

魏征(580-643) 字玄成,原为唐高宗李渊太子李建成部下,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任秘书监,参预朝政,贞观十年(635年),为侍中,能识大体,以常情处事。受诏监修梁、陈、齐、周、隋史,又总编《群书治要》,书成,进官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忆,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可见,魏征虽然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却很长时间里不是宰相或副宰相。“谏议大夫”是谏官,品级只是正四品下;后来升为“尚书左丞”也只是正四品上,只升了半级;这时他都不算“参预朝政”。到贞观三年(629年),任秘书监(从三品,又升了半级。掌管图书档案)才“参预朝政”。直到贞观十年(635年),为侍中(正二品),才算是真正的宰相。唐太宗虽很看重魏征,但由于魏征毕竟是建成的部下,很长时间里,品级并不高。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他尽管职位不太高,仍然敢于“犯颜直谏”,后来更是积极“参与朝政”,真正尽了宰相的职责。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