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9:56:03
翻译,急需,谢谢!!!

(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物。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大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简直成了国家设置的陷阱。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文王之囿》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1?”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2。”

曰:“若是其大乎3!”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4,雉兔者5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6?臣始至于境7,问国之大禁8,然后敢入。臣闻郊关9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10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11。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王,指周文王。囿,养禽兽种花木的园子。古时称苑囿。

1〔有诸〕有这事吗?诸,相当于“之乎”。

2〔于传有之〕书上记有这件事。传,书传,文字记载。之,指“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这件事。

3〔若是其大乎〕像这样恐怕太大了吧!是,如此,这样。其,表推测语气。

4〔刍荛(chú ráo)者往焉〕割草砍柴的人都到那里去。刍,割草。荛,砍柴。

5〔雉兔者〕指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雉,野鸡。

6〔不亦宜乎〕不也是应该的吗?宜,应该。

7〔境〕国境,边境。这里指齐国的国境。

8〔问国之大禁〕问齐国重大的禁令。

9〔郊关〕四郊的门。指古代城邑四郊起拱卫防御作用的关门。

10〔麋(mí)〕鹿的一种,也叫“四不像”。

11〔为阱(jǐng)于国中〕在国中设置陷阱。

翻译:齐宣王问道:“(听说)

求翻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皇九子允禟嫡妻栋鄂氏,七十之女,那个七十是几品官 有走柬借牛于富翁者,富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视之,对曰:知道了,少停我自来也. 它讽刺的哪种人?有走柬借牛与富翁者,富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槛视之,对曰:知道了,少停我自来也。 有走柬借牛于富翁者,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缄,视之。对曰:“知道了,少刻我自来也!”的译文是什么 “刍荛之议”是啥意思(在线等……) 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是什么意思 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之者不如今也?”是什么意思?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德天时者矣 水浒传》108将之七十将精选英姿(原画作者:正子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