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医不治己”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09:02:05
科学,或者心理学上的依据?
还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医不治己"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 作为医生,尤其是中医,诊治一名患者需要将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判断,理出头绪,找出病因,病机,拟订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此时医生的思维环境需要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客观".自己完全处于"排己"状态,不会也不能有主观臆断的成分,不能感情用事.一旦破坏了这个客观环境,把思维出发点放在自己或自己的亲人,爱人身上,就不可避免地会搀进一些感情成分,反而打乱了正常的理路,陷入主观与客观交织的境地,其结果是辨证不清,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最不愿意接受的也就是这个结果.所以医生可以给别人治疗,却不愿给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治病.

  二 医生希望得到更多患者的信任.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信任,可以使自己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然而最不易信任自己的也恰恰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一名很自信的医生往往在为自己服务时表现得最不自信.我不知道存有这种心态的医生占多大比例,但这种心态是很容易形成的.

  三 重视自己得胜于,重视自己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自然的.患者并不了解医生在给他自己治病时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他们只知道,一个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的医生还能把外人的病治好吗?于是医生的顾虑就由此产生了,趁早少冒这个风险.自己的病让别的医生治便成了医生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其实作为医生大可不必如此顾虑,理由也有三点:

  一 组织整理自己的病历省去了大半部分手续,可以赢得治疗时间.

  二 可以避免接触患者主诉中的抽象部分,如"不舒服","摆豁心"等内容,医生思维可以直接到达理性水平.

  三 可以将自己的病历放在"排他"地位考虑,设定"如果是别人我该怎麽治?"这应该并不困难.

  有了这三点,自信便产生了.

  学医刚刚入门的时候,并没有这个缺陷,年龄大了,经验多了,顾虑也多了.给自己治病正是考验自己学识和能力的好机会,不该错过."医人先医己"是不是应当成为医生的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