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I3+K2S反应方程式:(1)2FeCI3 + 3K2S == 2FeS + S + 6KCI 是不是正确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6:16:09
(1)2FeCI3 + 3K2S == 2FeS + S + 6KCI
(2)2Fe3+ + 3S2- == 2FeS + S

不一定..互滴的方程式是不一样的,要看题目给的是哪个滴哪个..
FeCl3滴K2S由于K2S过量有FeS沉淀,就是你的1号方程
K2S滴FECL3由于FECL3过量导致S离子全部被氧化就不生成K2S沉淀
是2FECL3+K2S == 2FECL2+2KCL+S沉淀

楼上直接上大学化学了...顶一个...

基本正确,注意沉淀符号

恩,差不多,只是没打沉淀符号(↓)
另外告诉你一点若Fe3+在碱性环境中则不能氧化S2-,而是形成Fe2S3沉淀,这是因为身处OH-较多环境中的Fe3+的与OH-发生配位,就是逐级水解(高中里认为Fe3+水解是一步到位是错的,其实逐步获得OH-并伴随凝聚(此时一个OH-有可能与两个Fe3+发生配位,从逐渐形成胶体,最后发生沉淀)),由于配位,从而Fe3+与OH-发生极化,削弱了Fe3+上的正点性,可以理解为O上的电子云在某一时刻倾向于Fe3+,从而使其对电子的吸引力被削弱,但SH-则不能,因为S对电子的束缚力不及O,但形成的Fe2S3由于晶体的晶格能(可看作晶体里各种正负离子的互相制约而产生的能量),这类似于Cs2O、K2O、Rb2O,由于其中正离子过大,导致晶格能很低,因而他们受热到300℃以上就会分解,这里你要知道O获得1mol电子所释放的能量为140多kJ,而获得第二个电子式需要吸收能量的,而形成晶体而获得的晶格能就是保障,另外极化作用在某些氧化物的金属晶体中也很起作用。再补充一点所有原子若要获得第二个电子都是需要从外界吸收能第三第四就更不要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