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伤如何弥补?佛之真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14:03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由于恶劣的家庭环境,使得自己从初中到高中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是到了高中,逐渐发现特对不起自己,因为总是强迫自己努力学,在学校也不怎么与同学玩,确切的说应该是很不会与人相处。那时由于自己的不自知,做了很多对不起自己的事,以至于遍体鳞伤。回到家中看着整天睡着的母亲,感到很是压抑。真不知道那时是怎么熬过来了,高三后一段时期尤为剧烈,那时真有种自我毁灭的想法,可是我觉得很不甘心,最终的结果是考上了一所比较有名的在北京的大学。上学还是贷的款,将来还得自己还。现在,一切都变得很正常了,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自知、自尊、自重。然而,曾经的伤痛常常萦绕在心中难以释怀。这好比是,一个人死了一回,他怎么也不可能忘记他是怎么死的。总想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会选择顺其自然,那时我也许是几亿普通体力劳动者中的一员。自己常常很是迷茫,不知自己还有没有未来。面对大学难学的内容,总感到没有心力。自己也想努力好好学习,就像高中时,可是总怕自己再一次受伤。曾经是那样认真的生活,可是生活无情的向我说了“不”。有时看一些佛教方面的书籍,想到如果真的无法前行的话,我就出家当和尚算了。不过对于佛教,自己也没有很深的理解,只是有些烦恼发现在佛教中可以找的答案。
所以,想请问一下哪位高人,帮忙分析下自己的处境,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也想知道对于佛教的信仰,应该持怎样的态度?现实社会生产,总是说的唯物论,而佛教中说的是唯识论,到底佛教中说的是不是就是那样?
真诚的希望高人指点迷津!
在问题提出不到一天就得到了七位好心人的回答,非常感谢你们!我细细看了你们的回答,想补充一下!
茶果儿布丁:当然,我也不是一看到佛教的书就想出家,上了大学,初次接触,再回头过去走过的路,觉得对曾经出现的好多问题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所以有种难以面对的感觉。我也很希望交到知心朋友,只是发现一直没有这种缘分。
09326411:你说的对,曾经我就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羽茉:您说的我赞同,只是我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
zengji5:谢谢你。
moneyin:似乎很深奥啊!
意若止水:对,这我已经认识到了。
majiff:对好多事的执着,难道不会受伤吗?您也许是虔诚的佛教信仰者,上报四重恩我也听说过,但有时我却感

过去的痛苦虽然是很难过的,可是换句话来讲,那也是只有你自己体会过的“财富”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有好多事情是不会明白的,我觉得你应该把过去的经历化成自己以后人生的保贵经验。人生的路很长,最坚难,最痛苦的一段路你都熬过来了,那你为什么还要执着于过去的痛苦而不着眼于未来的光明呢?人总是要向前看的,脚下的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吗?佛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如果你要让我说明白,我也说不出来,但我是信仰佛教的人,我知道不管做什么,凡事有因才有果,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果,自己都要面对,而我相信心向善,种善因,就一定会得善果!

风吹叶是谁在动?

佛法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随着修习层次的提高,我们可逐渐开智慧、断烦恼。真想学佛,就应该依法修行,首先先将万缘放下(需渐次修行),提起正念,真心学佛。
了悟四大皆空,一切法无我,此身为幻,此尘不实,何来“心之伤”?又何需“弥补”?(当然这需要渐次修行才能悟证。只要修习得力或许一年就能有较浅的体悟)要在生活中,在烦恼中体悟佛法。
为什么要出家?一定要有正确的出家的目的。出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出家是为了更好的修习佛法,是为了宏法利生,是为了究竟成佛。
还有一点,你家里还有老人需要你供养,寺院不会收留你的。
佛教回向文中有“上报四重恩”就是讲报佛恩、国家恩、众生恩、父母恩。我认为在当下,你决不应荒废学业,(农村父母供孩子上学不容易)一定要学有所成,以报父母之恩。
愿你精进!

嗨~你好楼主~我是一个因佛信善的人~不能确切说信佛,因我吃肉。但又因佛信善~着即是信佛的一种~这个问题你能回答是否真的信佛???

所以说没有你以前的努力就不会有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是什么?也许会是你在以前没好好学习之后的生活的另一种~现在的生活和虚拟没好好上学后的生活有什么区别么???

我回答你~~~没有~着所谓的没有~就是不论你生活在那种里~~就是实实在在生活在人间~~不论它是苦的或甜的~因为人生来就是品味人间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

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人生来就有命运掌握~但自己可以驾御~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苦的时候不要抱怨~那只是命运的安排~~命里注定吧~~在快乐的时候就去尽情的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