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现在还在用农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3:31:30

中国的农历、阴历相结合实际上是最科学的历法,并不仅仅是个传统文化的问题。

只有它,完全整合了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即年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即月这两种时间单位。

农历的先进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划分了二十四节气,更在于创造了闰月这个概念。

由于一年实际上并不恰好等于十二个月,也就是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并不恰好等于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的十二倍,而是稍微多一些,大概多出十来天。

因此中国的农历考虑到了这点,创出了闰月这个概念。每两三年,就会有一个闰月。即是说,农历的三年,并不等于36个月,而更可能是37个月。

这样一来,农作物的作息周期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同时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和月球的公转周期取得协调。

我们可以发现,公历的纪年方法很准确,基本上可以做到上千年还没有一天的误差。但是,它常常和月亮的周期不吻合。我们要看满月,基本上只能到农历的十五,但在公历的每月十五,并不是固定有满月出现的,只是偶尔和农历重合,但月份也常常差出一个多月。

我们的节日也是一样,我们的重大节日通常和月亮有关,比如元宵节和中秋节。西方则不同,他们的节日常常和月亮不挂钩。只是偶尔才会有佳节逢满月的情况。

因为农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相当科学的历法。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靠它来指导农业生产的,我提出“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就是根据我国的农历说的。我国用公历主要是为了和世界接轨。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