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字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14:13
我就想知道一下单这个字的意思!!

“嘎”是怒族的古老舞种之一,流传在位于怒江峡谷中的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嘎”在怒语中有“往下跺”的意思。舞蹈时,整个身体和动作力度往下,伴以膝关节的颤动,构成为动作的基本韵律。

跳嘎时没有音乐伴奏。

嘎的代表性节目有:祭猎神时跳的《香巴嘎》;为病人驱鬼逐邪时跳的《宇会嘎》;结婚迎亲时跳的《奎翮嘎》;举行婚礼时跳的《腊叉嘎》以及年节喜庆时跳的《霞夏嘎》等。

《香巴嘎》意为祭猎神,现已濒临失传。据已故老人腊赳(卒于1992年)说:《香巴嘎》是在猎获到羚羊等较大的野兽时进行的祭祀舞。民国时期还跳,后渐停止活动,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猎物渐减少,而寨中的居民不断增加。一旦跳《香巴嘎入舞蹈的跺脚响声会引来众多的寨民,形成物少人多的局面,因此该舞也就逐渐不跳了。二是该舞只有在技术猎神时才能跳,其它场合禁跳,流传范围原就不广。现在除上年纪的老人幼时跳过或见过外,已无人会跳。可见特定环境的制约是该舞失传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怒族从原始共有思想逐步萌生了私有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跳《香巴嘎》舞时,要将猎取到的兽头砍下悬挂在房屋门正对的那面墙上,然后,由在场中人最受人尊敬者,走向悬挂的兽头,敬献上酒、鸡蛋和怒族妇女用的珠帽,项链、胸贝、耳环、手镯、挂包和最漂亮的麻布毯子。因为,在怒族的民间传说中,猎神是女性,象妇女一样喜爱穿戴打扮,祭献妇女用品可以取悦猎神,日后能多多赐予猎物。当献祭品仪式完毕后,众狩猎者和他们的家人,包括妇女便一起面对祭品跳《香巴嘎》。跳完后,才能将猎物分砍开来,全村寨每人一份,人人都有。

《香巴嘎》舞步较为简单,但从其前俯叩头的姿态看,与祭猎神的内容是极相符的。

《宇会嘎》为驱鬼的舞蹈。据怒族巫师波由讲:从前有一个人劳作回家后病例了。据他说,在回家的路上见到过一个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怪物,唧唧喳喳地叫着跳着舞。家人便请来巫师为他卜卦,巫师卜卦后,认为病人是碰上“鬼跳舞”邪气上身而得的病。这种鬼是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于是巫师找来了有倒勾刺的茅草,披在身上。这样,恶鬼来抓时就会割破手而不敢再来抓,更不敢上身。然后,他手持长刀起舞,四下驱赶附在病人身上的鬼和躲在家中的鬼。过后,病人逐渐好转。从此以后,当有人生了被认为是邪气上身的病时,都要请巫师来做驱邪活动和跳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