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想请教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30:15
都说伽利略望远镜的望远镜口径4.2厘米,长1.2米。那么我请问,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在1.2米以外,看到的不会是倒相吗,再用一个缩小镜,不久把物体缩小了吗?这怎么可能看到远景呢
我试过了,我用了更大口径的放大镜,别说在1.2米以外,就是在50厘米以外,看到的也是倒相

这个是视角的问题,同一个人,离你近了你看他就高,离你远了你看他就矮,不是吗?另外,再高的楼,如果离你很远,也可能不如你身边的人高,为什么呢?视角不同!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形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而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所以实际上物镜的作用是拉近像的距离的!

我们看到的恒星本身就太大了,还有必要再次放大吗?
望远镜看到的像就是倒立缩小的,但是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就像远处的一个人拿到眼前看,一定清楚!放大了视角。

不要把问题想的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原理应用其中,你是不知道的.以后就明白了,我告诉你你也不懂.

首先说倒像。其实伽利略的望远镜成的就是倒像。只不过开始时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他妈妈用他的望远镜看过了月亮后,跟他说“亲爱的儿子,为什么从望远镜中看到的月亮和我平时看到的月亮好像是倒过来的呢?”然后伽利略才知道他的望远镜成的是倒像。
我们老师讲的。老师还说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伟大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再说缩小。这就好比你看 一个100米远处的高100米的物体,和一个一米远处的10米的物体(刚才那个物体的缩小版),哪个看的更清楚呢?当然是后者,尽管他缩小了,但是,它到你眼睛的张角更大,所以可以更好的分辨它上面的细节。这就是扩大视角的原理。

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放置在物镜一倍焦距以内,物象还没有来得及会聚到像点,就落在凹透镜上,凹透镜抵消了人的眼睛的凸透镜会聚作用,所以,远大于2倍焦距的物体将直接成像到视网膜上。是倒立的,但人眼看起来就是整理的。

如果不是镜片比例的问题,那你就换个思路!伽利略用1米2的长的望远镜他就把两个镜片放1米2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