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上,什么叫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50:44
我看到一个评分表格,因为某些原因,有些项目不能评分,最终结果通过一定的换算方式考虑了未评分项目的影响,表格后面的说明这叫做“标化”。

请问这个“标化”是什么意思?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什么叫标化?

科技期刊(特别是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门类)上常可见的称谓。
标化率全称标准化率(standardized rate),亦称调整率(adjustment rate),其基本思想是寻找一个统一的分布作为标准组,然后每个比较组均按该分布标准计算相应的率,所得到的率是相对于标准组的,故称为标准化率。常见的是年龄调整标准化率,是把两个或几个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年龄结构拉在相同的结构上进行比较,目的是排除不同人群间相互比较时年龄构成对人群患、发病率和/或死亡率的影响,使得比较结果更为客观。这是因为,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发病率或死亡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1、标注标准化法的适用条件。一般来说,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才用标准化:
(1)欲比较的两个群内部的年龄分布不同;
(2)每个群内容年龄别死亡率也各不相同。
2、标准化死亡率并不是被标化组本身的某一种“真值”,而是用标准人员作为平台,对各标化组进行的调整,其取值具有相对性。选择的标准人口不同,算得的标准化死亡率也不同。因此,在比较几个标准化死亡率时,应采用同一标准人口。
3、标准组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例如全球的、全国的、全省的……时间最好与被标化资料一致或接近。一般有三种方法来选择标准组:①选择相互比较的人群之一作为标准组,一般选择人数较多者。②将各个比较组的数据合并作为标准组。③选择比较组之外的分布数据作为标准,如全球或全国人口的年龄分布。
4、标准化法常常用于对商品化的标准化和比较。但如果是对样本资料进行标准化,其标准化死亡率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