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米会生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24:54

原因如下:
1、大米还在在地里的时候携带了虫卵,经过农民收成晾晒筛选后仍然携带,人肉眼看不到,除非放在显微镜下才可发现的幼小虫子。日后经过高温机会成为大虫子繁殖。
2、米缸粘上的虫卵没及时清理,造成持续生长繁殖。

解决方法:
1、取几颗大蒜剥开蒜皮,将蒜均匀的插在大米一圈,然后盖上米盖,让蒜的味道充分挥发,可达到防虫杀虫作用。
2、花椒。最好是湿的花椒味道越大效果越好哦,将花椒用布包起来多份分别放在大米中,盖上米盖,让花椒味道充分挥发,可防虫杀虫。
3、白酒,在大米中间包开个洞,拿比洞口高的酒瓶,倒入适量白酒,盖上米盖密封,可防止生虫。

南方人以吃大米为主,因南方气温高而很容易生虫。家里的大米每年7、8月盛夏季节,在家中的米缸里常出现芝麻粒大小的米蛀虫。如果仔细看看这些米蛀虫,就可见到小虫身体很坚硬,圆筒形,棕红色。在放大镜下看,就更有趣了,它在头部前面长了个与大象鼻子一模一样的喙。因此,又称它是象鼻虫。米虫里的象鼻虫有两种:玉米象与米象。这两种虫喜欢往角落里躲藏。所以在米的表层我们一般不易发觉它。它们的成虫有装死性,一碰就装死不动。成虫食性较广,谷类、薯类以及干果、药材等都吃。它们的幼虫乳白色、柔软、身体肥大,喜欢蛀食米粒,我们在滔米时受蛀食而浮在水面上的米粒,就是它们所蛀害的。

因为大米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