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粮食政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2:32:17
有人知道各国的粮食政策么?

中国:在压低粮价的同时,鼓励农民来年生产更多的粮食满足国内需求,国家将修改粮食最低收购价办法以及粮食直补办法,给农民更多的补贴。
  美国的粮食保护政策体系 (一)价格保护是粮食保护体系的核心。 美国长期实行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核心。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将数量管理与财政补贴相结合,凡是享受补贴的农场主必须参加政府减耕和水土保护计划。根据国会的法令,联邦政府授权农业部每年规定小麦、玉米、高粱等7种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支持价格公布后,全年稳定不变,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支持价格,农民可以在市场上按市价出售他们的粮食;如果市价低于支持价格,政府就通过提供贷款、进行收购或直接付给补贴的方式
  印度: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成功地将政府投资和农民开办企业结合起来,使印度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政府在农业研发、水利灌溉、电力普及以及道路开发等项目上大力投资,并提供种子、水和运输工具等支持农业发展。农民也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到20世纪90年代,印度已成为稻米的出口大国,间或还出口玉米和小麦。

  但是,这种产量逐步稳增的状态到2000年就停止不前了。政府的科学家们没有办法研制出更新型的、产量更高的稻米和小麦种子;而农民在粮食收割后就可以获得下一次耕种所需要的种子,因此对私营种子公司的种子需求锐减,这就导致私营的种子公司也不愿意研发和培育新型的种子。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出从强调投资转变为强调补贴,这又导致农业生产基础的进一步减弱。

  农民对政府的依赖使得农业政策很容易被政客操纵,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很多州,政客们为了获得农民的支持,承诺由政府公共部门承担运河的水费,这导致运河水的使用成本几乎降为零,最终的结果,运河的税收不足以支撑现有的运河系统的运作,从而使得运河的状况每况愈下。

  政府的这种干预导致市场的恶性循环。政治竞选的需要同样导致农村的电力几乎或者完全免费,因此农民不需要考虑电力成本问题,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也不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旁遮普邦(Punjab)、哈利亚纳邦(Haryana)、拉贾斯坦邦(Rajasthan)、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这些降水量较少的地方,他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