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具体说明什么是京剧二六板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05:07
我想知道京剧二六板式具体点的定义

京剧主要分为“西皮”和“二黄”两个大板式。二六板主要存在于“西皮”板式。

以音律来说,西皮板式明快,二黄板式深沉。以板眼来说,西皮是“眼起板落”,二黄是“板起板落”。

(眼指鼓师调敲的鼓,板指鼓师手中的板,两者之间配合出的节奏指挥着整个剧目)

西皮和二黄都有“慢板”(也叫三眼),是一板三眼的板式,说通俗就是鼓师左手打一下板右手击三下鼓;“原板”,一板一眼的板式,但到后来却有不同。因为西皮是眼起板落,所以更快的情况下就把“眼”省去了,于是出现了“二六”、“流水”、“快板”等板式;二黄则是“快原板”的板式。

所谓二六,他的节奏几乎于原板一致(或者稍快一点),但不像原板那样有较长的过门。因为没有实际打击的头眼,所以唱段从起始过门后直接起唱,落在板上,紧接着又在虚拟的头眼上起唱,然后又落在板上……如此下去,每句中间几乎没有过门。二六比流水要慢,所以适合表现大段落的唱词,即不像慢板和原板那样温,也不像流水和快板那样火。比如剧情发展到一个高潮,不可能再用很长很慢的唱段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也不便于很快的结束,就会用“二六”来表现。因此,凡是有“二六”的唱段,大多为该折的核心唱段。

纵观京剧传统正工戏,都有一个模式,那就是开场念引子和定场诗,随后唱慢板、原板,接下来就用二六作为剧情发展的必要唱段,最后则是流水和快板,然后用散板和摇板收尾。

常见的西皮流水唱段有老生唱段《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节奏最慢,属于慢二六;然后还有《文昭关——伍员在头上换儒巾》,节奏较快,属于快二六;青衣唱段有《大登殿——说什么节孝两双全》,小生有《飞虎山——虎命羊命俱一样》等等。二六板也可以和慢板或者原板配合起来使用,让人感觉到有越唱越快、越听越入耳的感觉,典型的例子就是《坐宫——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前面用三眼,后面用二六,最后用摇板收尾。最能体现二六承接音律的当属《刺王僚——列国之中干戈厚》,先用导板起头,然后是原板,中间用二六作过渡,最后用快板收尾,唱段淋漓尽致,可以说非常经典。

二黄中少有二六板,因为二黄的板式有局限,但裘盛戎在《除三害》中有一段少有的二黄二六,成为了二黄唱段中的独有板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