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元的概念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1:49:40
最近在写论文,阅读一些资料时出现该词,不太理解~望您能给予解答,非常感谢!

有些一价动词的行动元既可以在动词前作主语,又可以在动词后作宾语,这是由其本身既有施事性又有受事性这一语义基础决定的。在言语使用中,根据使用者的叙述视点,施事性被激活则作主语,受事性被激活则作宾语。

eg:从叙事学关于行动元模式看,在窦娥悲剧诸种因素中,窦娥冤死的"冤头"只能是判处窦娥死刑的楚州太守桃杌,这是<窦娥冤>运用脸谱化的基本手法,通过桃杌声称"告状来的要金银"的"言"而省略他收受金银的"行",又通过桃杌在审判中偏袒张驴儿的写意性叙述等,体现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倾向.因此,认为桃杌是"清廉但平庸"的官吏,对"取证技术局限"和"法官的智识局限"是窦娥冤死的"冤主",都不是切合作品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