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文学--产生时间、地方,思想内容,艺术特征,代表人物、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40:40
未来主义文学的产生时间、地方,思想内容,艺术特征,代表人物、作品的具体资料。
麻烦各位网友分类说明。谢谢了。

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文学的成就不如未来主义绘画高,在横向上也并没有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性的文学运动。未来主义文学的发展主要局限于意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

概述
未来主义文学是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在意大利的体现和延伸。“未来主义”一词是意大利青年诗人马里内蒂于1980年提出的。1909年,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号召全面反对传统,颂扬机器、技术、速度、暴力和竞争。在以后七年中,《未来主义画家宣言》、《未来主义音乐家宣言》等等分别问世。至1916年9月,未来主义理念在意大利文艺界全面铺开,正式成为一个强大的流派。

需要注意的是,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从1913年起,就分化为左翼和右翼,以马里内蒂为首的右翼是主导力量。右翼的未来主义者与法西斯政党合作,坚持反对一切传统,走极端的语言实验道路。而以帕拉泽斯基、卢齐尼为代表的左翼未来主义者则批判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对法西斯,认为马里内蒂盲目的拒绝过去,势必导致盲目的否定未来。1915年,两派彻底决裂,左翼退出未来主义阵营。

未来主义在法国也有反映。诗人阿波利奈尔从1911年起就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交往。他将其时法国盛行的立体主义艺术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立体未来主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除意大利外,未来主义最主要的阵地是苏联。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主张和刚刚成立的苏联的共产主义理念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涌现出一大批未来主义诗人。1913年,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发表《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兼收散文和诗歌。其中否定遗产,批判象征派,要求从形式上、语言上革新文学。未来主义文学在苏联的发展持续至20年代中期才逐渐衰落,被超现实主义文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