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33:31

舞蹈具有语言文字与非语盲文字两种文化特征,但主要是以身体作为中介表现文化的,因此,非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是其主要方面。

  舞蹈具有非语言文字文化特征,是一个新的概念与提法,说明它是和语言文字相对的、自成系统的另一种文化类型。在语言形成以前,人类是用声音、手势、体态传情达意的,人体是保存文化和表现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形成、文字出现以后,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潜能随着增强,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用身体传递信息的本能反而淡化了。

  近年,随着符号学的兴起,人们对人体文化又有了重新认识,对它的研究才更受人们的关注。符号学作为研究语言、形式语言符号的学科,它对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及其有关问题,可以进行理论分析与论述,由于舞蹈是用动态形象传播思想感情的一种符号,参考、运用符号学的一些理论,自然可以诠释舞蹈中所展示的各种文化信息。人们思考问题,进行艺术实践与创造意境时,由于离不开语言和文学构思,加之语言本身是一种物质化的思维,因此,在探索非语言文字文化、探索舞蹈文化特殊性的过程中。还要借助语言文字、文献的有关资料,在使两者互为印证中深化其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舞蹈具有非语言文字文化的特殊性,所以舞蹈文化的研究,必将促进符号学的运用与发展。

  舞蹈文化的特殊性,远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当原始人尚无语言只能靠声音、手式、动作表达原始思想感情,进行交际;通过模拟与实践学习生存的经验时,手式、动作等巳具有以身体表现文化的这一特征,已是舞蹈的萌芽,正基于此.人们常说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

  原始社会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的生存系结在一起,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例如:狩猎活动,既是群体猎取野兽赖以生存的物质活动,又是群体在狩猎过程中交流思想,培养原始人掌握生存能力的精神活动。而且,物质与精神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劳动发展了人的手与脑,培养了思维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原始人在狩猎战斗前、后的演习与再现搏斗场面中,已具有艺术的成分,是原始的狩猎舞蹈,也是包含着其他艺术因素的混沌状态的艺术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混沌状态的萌芽逐渐过渡和发展成为各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只有舞蹈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仍保持着以人体表现文化的主要特征,依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