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最早出自哪本书,是个典故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5:03:25

出处一
《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 失其守多难兴邦宇。”

出处二
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兴:复兴,振兴。邦:国家。多难兴邦,指多灾多难的局面,往往可以激发人民励精图治,转危为安,使国家复兴强盛起来。刘琨曾以此意劝告晋元帝发愤图强,振兴国家。

出处三
明英宗复辟诏书:”...多难兴邦,高帝脱平城而肇汉;殷忧启圣,文王出姜里以开周。“

出处四
公元1901年(辛丑年)9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李鸿章在他的遗折里这样写道:“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渝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患难,定能一心协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出处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八 ·唐纪四十四·德宗建中四年,陆贽在给唐德宗的奏折中写道:“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

出处六
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

——“多难兴邦”一词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指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意思:是说多灾多难,往往能够,启发人的心智,成为有一番事业的"圣人"
国家逢多事之秋,往往能大破大立,成就繁荣盛世.

公元1901年9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李鸿章在他的遗折里这样写道:“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渝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患难,定能一心协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多难兴邦(典故、释义、出处)

  【拼音】:duō nàn xīng bāng
  【解释】: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自】:《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示例】: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