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发展状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9 12:23:11

从各个历史阶段来看,粮食发展速度也不均衡,建国初期(1949-1958年),由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土改政策,全国粮食产量连续九年丰收,增产粮食8447万吨,年均增加 938万吨;但随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徘徊阶段,从1958年到1978年的二十年里我国粮食产量仅增加 1亿吨,年均增加 500万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此后,粮食生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亿吨,达到5.045亿吨,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和1998年虽然受到较大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总产量仍达到 4.9亿吨以上,只用了近20年时间就上了两个亿吨台阶,年均增加1000万吨,比前30年多增加 340万吨。我国粮食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粮食人均产量1952年仅有 288公斤,1978年为319公斤,1998年达到400公斤以上。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宁夏和新疆14个省、区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00公斤。在粮食供求关系崐上已出现了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从粮食增产因素来看,粮食亩产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1949年我国粮食亩产水平只有68.6公斤,到1998年全国粮食亩产达到300 公斤,这期间粮食作物亩产增加231公斤,增长3.4倍,而这期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长3.5%。我国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除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投入加大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大面积推广。建国以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农业生产上实施了丰收计划等科技措施,如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地膜玉米栽培、种子包衣等技术大面积的推广,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粮食单产水平大大提高。据有关部门反映,我国从1978年实施种植业丰收计划以来,农作物平均单产比实施前提高10-1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39%。

为满足人们对粮食数量、质量、多样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在21世纪将粮食
结构、市场运营、粮食消费及资源持续利用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动态研究。从综合、系统的
观点考察,根据适应人的生活与生存革命的动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