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的应试教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12:27
谈中国的应试教育
作者:周婉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那可怕的中、高考制度,使无数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不但平时显得十分劳累,而且到了考场也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以至于和重点中学、大学失之交臂。 然而现在的学校,为了让一个个学生能在考场上考出好成绩,置学生的身体健康于不顾,故意延迟下课、放学时间,而且布置成堆的作业。一些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考出高分,不惜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以及一些活动时间,而且不停地告诫学生一定要考上重点。 不少学生家长,盲目听从老师的话,让自己的孩子在做完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给孩子布置一大堆“家庭作业”,还争分夺秒地送孩子上这样那样的中、高考补习班,买上许多复习资料让孩子没昼没夜地看。虽然给孩子买了很多营养品补身子,可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孩子无论怎样补都显得无济于事,身体日渐消瘦,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也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学生,让这死板的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那原本灵活的头脑,在这应试教育的领域里,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次次死板的考试,便他们原本灵活的头脑不再灵活,在中、高考时出现失误。而那些头脑不灵活的学生,感到非常大的压力,再加上学习任务的繁重,让疲惫不堪的他们在考场发挥地很不好。 而且这些学生,在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着的情况下,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据一期文摘周报报道。一个年仅十四岁的获得20多枚奖章的十佳少年猝死。死因为用脑过度引起脑部出血。看看她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只有5、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余全部用作学习。想想,一个十佳少年就因用脑过度而早逝,是否太可惜?笔者的哥哥上初三,为了考上一所重点中学,每晚十一、二点才睡,早晨六点半起床,且每周双休日也四处上补习班。家人拿我和他比时,我的脸色红润,而他的脸色铁青。而且原来每顿能吃压得紧紧的一碗饭的他,现在最多吃大半碗。这些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怎能与应试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应试教育还一直延续下去,说不定还有多少学生像那个十佳少年一样早逝。 或许有人会说我把应试教育给贬得一文不值,可是多少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仰下出现忙碌状况,难怪有人说“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尽通宵”。看来,应试教育也该改革了,不然,会有多少学生因为承受不了而愤起反抗呢?

这个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仅次于印度。你可以去印度看看,或者查查印度的教育制度,看看他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中国每年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上千万,试问如果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那通过什么?素质吗?那都说自己素质高,难道你相信吗?我知道你的苦衷,这也是中国学生的苦衷,但是我们生在这个过度没有办法,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而就业人口每年都在增加,前不久我看新闻得知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就大500多万,加上退伍军人、初高中毕业生(不再读书),下岗职工等这些大概在2000万左右,而每年的新增就业职位只有1000多万,很显然,只有通过考试才能筛选人才。你说的教师和家长强迫学生大负荷学习固然不好,但是现在为止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这些年来在教育方面多次改革,采用学分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进步,这也是向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方式学习过来的。现在美国不是也说希望学习中国的教育方式吗?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后代就不需要这样的为分数而读书了,而是每个人都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学习,成为专业人才。
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其实有关中国的教育问题大家都知道怎么做,问题在于没有第一个吃螃

“睡商”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和其智力及健康状况的比例。

法国科家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睡眠时间长短关系密切。凡睡眠少于8小时者,61%的人功课较差,勉强达到平均分数线者仅占39%;而每晚睡眠10小时者,76%中等,11%成绩优良。

最新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最近有学者提出,“智商”+“情商”+“睡商”=完美人生的公式,还是很有道理的。

教育发展是很快,到2010年广东肇庆要实现12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