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边际革命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19:42
大概五百多字的论文,谢谢~~本周六要交...麻烦大家了.

首先谈三架马车,然后新古典主义占据主流,后期涌现大师马歇尔 庇古 这几个人一谈内容就丰富了,其实边际革命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影响主要是工具的革新

边际革命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现代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以公共产品论为其核心理论的。系统的公共产品论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并建立于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是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在财政学上运用的结果之一。

一、边际效用理论与公共财政学

古典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只有物质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其他部门的劳动是非生产性的,是不创造社会财富的。这与古典学派要求限制政府部门的活动范围的主张是一致的。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古典学派的这一主张面临着实践的挑战。
这一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经济向垄断经济过渡,自由竞争不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的主要特征。适应这一变化,经济理论深化了对国家干预的研究。原先的劳动价值理论,总是难以说清一些问题,尤其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的问题。边际效用价值论适应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从而发生了重要变化,而这一变化又在财政理论上得到体现,也就导致了财政学的革命。
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是同时“重新发现”(前人已有论述)了边际效用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他们或以他们为创始人的学派的经济理论体系。这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转折点,标志着古典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的结束和新古典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的开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致称其为经济学说史上的“边际革命”。财政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上的重大变化,或早或迟总会反映到财政理论上来。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主观主义的需求方的经济学,其基本理论及经济分析方法,随着该理论影响的逐步扩大,不可避免地被运用到财政问题的分析上来,从而使得人们能以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公共财政与公共产品问题。
公共产品论是一种适应国家干预经济需要而确立的理论,它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行为是与市场经济活动融为一体的。在系统的公共产品论提出之前,经济理论并没有很好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