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它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十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09:41

说文解字中,克字的解释:

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凡克之属皆从克。□,古文克。□,亦古文克。苦得切〖注〗徐锴曰:“肩,任也。负何之名也。与人肩膊之义通,能胜此物谓之克。” 文一 重二

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一个人肩上扛着一个东西,以作负荷解。而用肩扛,而能承受住,就称之为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古代的意思是:胜任,因为十兄弟才能更加胜任。

克在篆文中是会意字,上部是高(省略了下面的部分),下部是尸(表示与人有关),合起来表示使物体处于高于人的位置,即放在肩上。克的本义是肩任即用肩承担。一说克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人穿戴甲胄的样子,因此克的本义指战胜、打败对方。后引申为削减,又引申为能胜任。再虚化为助动词,表示能。克还表示一种公制的质量单位。现在又用作音译字。

同时还介意你去买本新华大字典,这些东西都一目了然,或者古代汉语,书中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