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过三边总制的都有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48:23
如题

明朝前期,在陕西北部沿边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后,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相互无协防职责,故多有败绩。为有效巩固西北边防,明朝统治者遂对西三边实行集中统领,置“三边总制”,总揽其权。

在长期御边活动中,三边总制的管理逐渐形成体系化。这一御边体系的核心,是以总制为首的文臣总理、武臣统兵和内臣监军的三权分掌制,其实质在于加强明朝西北军事防御能力,提高各镇协防御边效果,强化中央集权。三边总制设置后,在明代西北边疆御边活动中较好发挥了军事与民政作用。
明朝一共有五位正德年间的杨一清和崇祯时的袁崇焕

明朝前期,在陕西北部沿边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后,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相互无协防职责,故多有败绩。为有效巩固西北边防,明朝统治者遂对西三边实行集中统领,置“三边总制”,总揽其权。

很难找到系统的历任三边总制资料,只知道一些,如:

第一任三边总制王越,字世昌,浚人,明朝中期将领。成化十年春,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举定西侯蒋琬为总兵官,越提督军务,控制
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兵、巡抚而下,并听节制。诏罢琬,即以越任之,三
边设总制自此始。

杨一清(1454~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化州城人(祖籍云南安宁)。他巡抚陕西,选卒练兵,加强边防。在陕8年.实地考察山川形势,悉心研究边防。向朝廷奏陈边防方略,建议在延绥、宁夏、甘肃三镇设一指挥机构,总制三镇军务,沿边筑城墙、墩台,设卫所,募守军。朝廷采其议。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建设边防。
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起用一清为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

丛兰(1456~1523) 字廷秀,号丰山。文登县城关人。正德三年(1508),晋右通政。正德五年,被派往延绥等地规划边务,兼粮储、屯田、抽选军丁之任。见边塞弊端很多,赋高役重,民不聊生,多有弃逃他奔的。为去弊固边,丛兰不肯阿谀弄权的刘谨,上谏《边塞军务十事疏》。刘谨怒,欲加祸于丛兰。幸而刘谨不久被诛,丛兰晋升通政史,又选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宁夏、陕西等三边军饷、粮储。

王琼(公元1459—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