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实验化学的问题~~望有高手替我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9:10:42
1得到的粗制ZnSO4溶液通常含Fe3+,Mn2+,Cd2+,Ni2+等杂质,可用以下方法除杂。
(1) KMnO4氧化法除Fe 2+,Mn2+:

(2) Zn粉置换法除Cd2+,Ni2+:

问题:
(1)在精制ZnSO4溶液过程中,为什么要把可能存在的Fe2+氧化成为Fe3+?为什么选用KMnO4作氧化剂,还可选用什么氧化剂?
(2)在氧化除Fe3+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溶液的pH≈4?如何调节溶液的pH值?pH值过高、过低对本实验有何影响?
(3)在氧化除铁和用锌粉除重金属离子的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加热至80~90℃,温度过高、过低有何影响?
~~本人百思不得其解~~哪位高手相助~不胜感激~~

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觉得应该是使得Fe2+最终转变成Fe(OH)3而达到除去的效果吧 而且高锰酸钾被还原成二氧化锰固体可过滤除去 还可用双氧水替代 加热估计应该是促进水解的进行
实在是抱歉 只能这样了

(1)Fe2+不容易去除,Fe3+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而去除。选用KMnO4可以同时氧化Fe2+和Mn2+,分别生成Fe3+和MnO2
(2)pH≈4时弱酸性条件下Fe3+容易水解。可用稀硫酸调节PH值。PH过高Zn2+将生成氢氧化锌,PH过低则Fe3+不容易水解。
(3)温度过低,反应速度慢。温度过高,锌将消耗溶液中大量的酸。

1.使用KMnO4作为氧化剂控制PH值使其反应产物为MnO2方便过滤,溶液中原有的Mn2+也将被氧化为MnO2。这就是选择KMnO4作氧化剂的一个重要原因。

2.KMnO4在酸性较强时会被还原为+2价锰离子继续存留于溶液中,溶液中的原有的Mn2+也不会被氧化除去;若溶液PH值太高反应产物也将不会是MnO2而是K2MnO4,溶液中的本应当保留的Zn2+也会变为Zn(OH)2沉淀。这就是必须控制PH值的原因。
调节PH值应把握不带入新杂质的原则,在这里可用稀硫酸和氧化锌粉末来调节PH值。

3.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但超过90度溶液可能沸腾,影响反应的稳定性。所以必须进行加热,而温度又不能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