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06:48
详细一点,我有急用
我指的是篇目有哪些

从2007年中考得分情况定2008年复习策略
中考命题一直遵循二期课改及《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注重基础、拓展能力和在“整体理解上的读读背背”的原则,因此,中考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并不会在难度上无限度地加深,初三学生在复习中应当着重求“细”求“稳”。

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分值为38分,从试题内容上看,呈现出以下特征:关注基础的夯实和理解后的积累。具体表现为默写、文学常识的迁移、词语的解释和积累都以课内为主,兼顾不同版本。课外选文及试题的测量,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相联系,避免死记硬背。鉴于上述特点,初三学生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重视理解基础上的积累

中考卷的文言诗文默写大多采用前句或后句提示的方式进行,学生只须关注所默写句子的准确性。从2004年起,中考卷出现了有别于识记性默写的理解性默写,对学生文言诗文的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解性默写必须建立在理解题意、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命题者可以从表现手法、人物情感、主题理解、前后关联等多种角度入手,来考查学生对文言诗文主旨、情感、手法等方面的理解,虽然仍然是默写,但显然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

但从今年中考情况看,理解性默写的得分并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相关诗文的理解并没有到位。例如,2007年中考卷A组试题理解性默写是“《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语句是______。”答案十分明确,即“朝晖夕阴”。但也有不少同学写“气象万千”、“春和景明”、“薄暮冥冥”等,造成了不应该的失分,原因在于学生对《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的具体语句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在复习时要对背诵篇目有较完整的理解,对重点句和表现中心的关键句有准确的把握,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相应的情感思想有较为深刻的感悟,不但能够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

强调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实词的解释是必考的内容。每年中考前都会公布一份作为命题依据的《实词表》,近几年文言实词的数量固定在120个左右,考生可据此对文言实词进行全面准确的定位。另外,在这些古实词中,现今在用的、生命力强的词语是考查的重点。初三学生可以对实词进行全面、细致的整理,力求准确,遇到释义有歧义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