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5:23:05

【释义】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祠堂日渐增多。
举例:祠堂|宗祠|武侯祠。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祠 <名>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同本义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

祠禄的省称

祠 〈动〉
引申为祭祀
此秦王之所以庙
祠 cí祠堂:宗~。

【祠堂】

①旧时同族的人共同祭祀先祖的房屋。
②社会公众或某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

----------------------------------------------------------------------------------

祠 拼音:cí sì

部首:礻,部外笔画:5,总笔画:9 ; 繁体部首:示,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五笔86&98:PYNK 仓颉:IFSMR
笔顺编号:452451251 四角号码:372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960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字部】 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