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5:10:33
最好分析全面一点 谢谢

个人看法:
??一: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1>.教师应先接受上岗培训(不光是授课和知识的培训,学生心理学的培训)
??2>.学生有权选择哪位教师授课,不应还是传统的学校“指标责任制”。
??3>.教师不应动不动搬出“请家长”。
??4>.“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不应在京沪的发达城市先试点。
??
??二:教育不公平现象急待改进。
??1>.学校不应设置重点班,普通班。
??2>.教师在班上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态度方式方法有明显的差异。
??3>.家长对待子女上学的老观念思想。(男女就学比例失衡)
??4>.社会因素。(现在比较关注的“北大不是北京人的北大”,讨论教育平权)
??
??三”“教育”和“三农”问题同等重要。
??1>.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相对不发达的乡镇地市地区,与“三农”问题针对地区一致。
??2>.教育收费普遍偏高,也应与“三农”问题同样对待——降低(免交)学杂费。
??3>."三农教育“利国利民。
??
??四:“教育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教育用的课本纸张应该学习西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学生使用旧课本及上届课本,或是到图书馆借阅。
??2>.城市高校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后,可把原先的设备捐赠给乡镇或偏远学校,如微机,语音设备。
??

最主要的,忽略了学生年龄的问题。
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从基础到扩展的过程。一个人可能是先学好了语文,进一步再对历史产生兴趣,再进一步才可能想到去究涉及历史相关的地理。
学习首先要奠定一个基础,在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扩展那才实际。 文理每个科目虽然都有关联,但要同时把它们都搞懂,没有个学习主次,就变成了囫囵吞枣,徒费学生精力。
教育筛选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找出个全才。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把这么多科目在心中建立起互相联系的完整知识架构,大人都不一定做得到,何况这些刚接触知识的少年。

有上进心的老师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
无上进心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