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例子:是讲同一个物体或事情用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3:32:34
他给的题材是:有一个人买了一副牡丹花,拿回家后有人提出来牡丹花是代表富贵的,但是缺了一角,表示富贵缺失,所以主人就吧牡丹花拿到卖家处要求退货,卖花提出说:牡丹花缺一角说明富贵无边啊。买画人听了之后很高兴得把画带回家了。从这个故事里能找出哪些道理。如果要写成文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1.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冷饮。晴天,老妇人想: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雨天,她想:小儿子的冷饮卖不出去了。而老头子却不这样认为。晴天,他想:小儿子的冷饮一定卖得很好。雨天,他想:大儿子的伞一定卖得很不错。因为两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所以老头一直比老妇人活的快乐。
2.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乐观的人在每一个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看到的都是忧患。”其实,如果每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我读《两个水桶》这篇文章后体会到的。
《两个水桶》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有两个水桶在对话,第一个水桶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徒劳,装得满满的一桶水,一倒就空了,重新装满水,随即又空着下来。第二个水桶却不这样认为。它认为它们每次都是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如果每一个人都像第一个水桶一样,常常用低浅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事情,无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你只会立刻想到坏处,这样做的话,你就会对世界充满厌倦。而像第二个水桶,则是用充满信心的目光去看事物,无论是多么坏的事,他都会用有转机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就算在低落时,你也会乐观的去面对困境。等你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后,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好!相反,如果在低落时,你用一种悲观的心态去对待这种事的话,你是永远无法脱离困境的。
很多事情,只要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便会有不同的看法。与其愁苦自怨,倒不如换个角度,变换一下心情。正面乐观的思想会给我们带来的积极的效果,负面悲观的思想带来消极的效果,聪明的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