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闰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3:27:11
为了是农历与公历相互协调,产生了闰月,即19年闰7月,闰月之后农历与公历差“2小时9分多”那么在很多年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1.是我没说好,是为了协调回归年。
2.的确是每19年差2小时9分。

很多人都一直在找换阴阳历的公式。我也尝试过。曾读过「高平子」天文前辈所着「学历散论」了解古历的变更和阴阳历的缺陷。才知道由於月球转动的不稳定不规则,确定无公式可寻。这也是古代中国每百年必改历的原因。

  阴历最大的问题是在如何置闰。好像不难,因为阴历基本法则如下:
  * 月朔日即是初一
  * 月以中气得名
  * 以包含雨水中气月为正月,即是「寅」月
  * 月无中气者为闰月,以前月同名

  如果,日月转动循还有规则的话, 推演一套阴阳历转换的公式并不难。问题在有时一个太阴月比一个太阳月还要长。如此一个太阴月就有可能包括两个中气。此双中气月后的阴历月名就全部乱掉了,直到下一个「假」闰月后才调整过来。

  一般人接触到的阴阳历是民用历法,它是政府颁令的以东经120度计算的历法或称中原标准时间或北京时。如果,我们用不同时区、不同经度为子午线来重新计算阴阳历,民用历法的置闰法则出了很大的问题。不同时区的闰月可能落在不同月。换言之,在一百年内,任何两个时区的闰月顺序模式是会不相同的。

  高平子前辈书中提到了「历理置闰法」。如果应用历理置闰法到不同时区,则所有不同时区的闰月都落在相同月。如此不同时区、不同经度的阴阳历置闰之问题就消失了。民用置闰和历理置闰的不同是:

  * 在民用置闰,如果月朔日和中气同一天,则该阴历月包含那个中气。
  * 在历理置闰,如果月朔日和中气同一天,月朔日时间必须在中气时间之前,则该阴历月才包含那个中气。

  简言之,民用置闰比较月朔和中气日期;历理置闰比较月朔和中气日期、时、分、秒。由此可知,没有精确的太阳和月亮的时间数字,阴历的闰月可能会排错了。

  基於这些理由,我着手寻找天文公式计算精确的太阳和月亮在纬度的时间。当年没有网路,发了大半年於美国南加州各大图书馆及大学,找寻答案。1993年出版了「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书中精确的天文日月时间只从1900到2010年。因恐2011后时间误差超过一分钟,不够精确,不敢印出。今年2002从网路资讯,确定太阳和月亮时间的精确度后,百忙中重新整理资料,提供给需要阴阳历转换公式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