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介入手术有风险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7:17:54
动脉导管未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十几岁,作介入手术有风险没?
简单回答一下,谢谢

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手术结扎与切断缝合手术。理想年龄为4-15岁,若病情进展快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应争取早日手术.
手术方法有3类6种:
一 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行结扎或切断缝合,前者适合于大多数患者,用2或3道粗线结扎,安全可靠偶有自通。后者的优点是杜绝了再通的机会。
二 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行
①结扎法:适合于婴幼儿及合并心内其他畸形需一期处理者;
②肺动脉内缝合法:适用于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高压或合并有心内畸形者;
③补片缝合法:适应于在肺动脉内开口大于1.5-2.0厘米的病例。
三 采用心脏介入性治疗,即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用心导管技术在未闭导管内置入一阻塞装置,使其闭锁,避免了外科手术,减少了危险性。适应于单纯的导管在1.0厘米左右以下,无或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其手术死亡率随年龄、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合并畸形而不同。一般的患者手术死亡率在0.5%-1.0%左右,成人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死亡率较高。

这个情况可能未必可以做介入手术封闭动脉导管了。
因为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形成,这个难度很大了。单单封闭了动脉导管,这样就使得肺动脉压力更加增高,严重时可以导致肺水肿危及生命,这个可能是心外科看看还有没有机会。介入手术是针对不太复杂的情况的。
如果是过高的肺动脉压力,形成了右向左分流的Eisenmenger综合征,那么就是连心外科手术也不能做了,因为未闭合的导管反倒形成了主要的泄流通道是起一定的代偿作用,阻断了以后右心的压力骤然增加,会肺水肿而导致死亡的。
我说的这个是这个情况的最主要问题,至于其他介入手术的风险我就略过不说了

任何手术医生和患者都要承担风险。
只是介入性手术风险较小而已。

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手术前医生会和你谈很多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风险.

还可以,风险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