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对人体的副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3:54:49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在 一般情况下 与大部分物质不发生反应。 但是人的机体与外界接触部位均有相应防御机制阻止危害物质进入,然而这些防御机制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效力有限,呼吸道、表皮和消化道是纳米颗粒侵入机体的3个主要部位。通常情况下,呼吸道接触纳米颗粒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所以对于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毒性研究最多的是肺部毒性。2.1对肺部的毒性作用肺脏暴露于难溶颗粒物后,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相继出现炎症细胞增生、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重量增加等炎症症状。Zhang等[ ]用30nm左右的纳米二氧化钛以1mg•L-1的剂量给小鼠注射,30d后发现小鼠肺部重量有明显增加,而肺部总细胞减少了50%。Afaq等[ ]研究同样也证实了超细二氧化钛(20nm)颗粒可以引起肺组织间质化,并诱发炎症反应,使上皮组织渗透性增加。Warheit等[ ]研究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在24h内可以引发瞬间炎症和细胞损伤效应。2.2对心脏、肝、肾、脑等组织的毒性作用纳米二氧化钛由于粒径小,进入机体后可以转运到各器官,包括大脑和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可以引发对其他器官的毒性效应。研究证实,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引起循环系统的病理学改变。Nurkiewicz等[ ]发现,大鼠气管24h滴入粒径为1μm的二氧化钛0.1或0.25mg以后,引发剂量依赖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Wang等[ ]在研究25、80和155nm的二氧化钛的急性毒性时发现,以5g•kg-1体重口服给药,2周后发现25和80nm组引发的心脏损伤比155nm组更为严重。80和155nm的二氧化钛还引发海马神经元出现空泡现象,表明脑部有脂肪变性,说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神经毒性。同时25和80nm组小鼠呈现明显的肝脏系数增加,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引发小鼠的肝脏炎症反应,病理学检验还发现有水肿和肝小叶坏死的现象,80nm的二氧化钛主要蓄积在肝脏中,证实了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肝脏毒性。同时还发现,80nm组小鼠的肾小管液内有大量蛋白,155nm组还出现肾小球严重肿胀,说明纳米级二氧化钛对肾脏有毒性。Baan等[ ]研究表明,染料级(pigment-grade)二氧化钛对人类有潜在的致癌性。

二氧化钛是二级致癌物,最好别吃含有二氧化钛的食物

二氧化钛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近似天然物质,对人体无毒无害,经F.D.A认可,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