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读书,口中生荆棘 的最早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4:50:42
答案非 安重根。 有知道的请告诉我,在此先谢谢了!

这个就是他写的没有其他出处吧?
要说可能就是从清朝萧抡《读书有所见作》:“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这里来的

还有一句“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也是类似的意思:
最早在唐·韩愈《送穷文》中提到:“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明朝何良俊著《世说新语补.言语篇》里写:宋朝学者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明代东鲁古狂生著《醉醒石》第七回就引用为"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窃以为,安重根的这一句话应该是综前人之语而自作的。“口中生荆棘”便是“语言无味”的意思了,转成大白话大概就是不读书说不出话或说不出好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