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悲梦》难遇知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20:29:26
《红楼悲梦》要遇上知音才能凑出美妙乐章,不然是对牛弹琴。牛不解情因愚笨,人不解书因少情。《红楼悲梦》遇上知音,除非隔海隔是江世外天人。
《红楼悲梦》,高人雅士才能读懂。希望人们都做高人雅士。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高人雅士,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俗人。

本来世界上就没有雅俗之分,只因为有了分工,才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业;而其中自然有一部分人去从事记录人们生活历程的人。

从大的方面说,那是历史;从小的方面说,那是人生。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创造历史,有人在记录历史,也有人在咏叹历史。

创造历史的人,就是所有的劳动人民。他们既包括在田里耕种的农民,又包括加工东西的工人或者小工业者,还包括把各地特产贩卖到其他地方的商人。

他们之中,农民不但要养活自己,更在为天下提供粮食,他们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去记录历史,更别说咏叹历史,他们最多能够做到感慨人生;工人为天下提供各种不可缺的生活用品,他们同样忙于生计和职业;商人的文化比前两者要高一些,但他们更关注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天下打交道。

当然,在田地里创出一片天地的人,后来被人们称为农学家,比如贾思勰;制造出前无古人的东西的人,就被成为发明家,比如张衡;也有把买卖做到国家层次的,比如吕不韦。他们都是各自行业中的顶峰。

记录历史的人,他们需要一种完全尊重事实的态度。在撰写史书时,容不得半点私情,同样容不得半点浪漫的想法。而且,他们既然是在记录历史,就没有更多时间去漫游天下。

但和这些人不一样的是,咏叹历史的人既可以去了解历史,还可以观赏现在,同时可以畅想未来。他们的思想,无法独存于自己心中,于是把它们说了出来、唱了出来、写了出来,与天下共享。他们,就是文人骚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农民更愿意和农民唠嗑;工人更愿意和工人闲谈;商人更愿意和商人贸易;文士同样更愿意和文士交流。

不过,前面三种人,实际上都没有太多闲暇去贬低或者褒扬其他行业的人,因为他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而史官要记录天下大事,手都酸了,哪还动嘴?

只有文士除外,他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互相讨论心得体会,并且著书立说,评论天下。能够理解他们的文字的,只有文士而已;就像能够理解农田百事的,只有农民一样。

分工越明显,不同行业的人逐渐就成了不同圈子的人,不同圈子又演化成不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