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0:40:15

首先,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一个突破口。在当时历史背景下,高考恢复与否是一个“大是大非”
  问题,关系到根本性的思想路线和政治大方向问题,是对“两个估计”和“两个凡是”肯定还是要批判的问题。可以说,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高考的恢复;而恢复高考,又是为思想上拨乱反正提供了重要契机。
  其次,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来看,30年前恢复高考之时,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国家一时竟“穷”到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制考卷,不得不临时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来应急。这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看来,恍若隔世!这种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显然与恢复高考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化制度变迁之间互为因果的正向良性循环,具有内在而显著的关联。
  再次,从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人力资本投资与形成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高考的恢复,高等教育才走上正轨,基础义务教育才逐渐引起重视,并为千百万青年积极进取、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进行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脱颖而出,提供了必不可少且具有关键决定作用的竞争动力、制度规则、公平秩序、政策环境和价值理念。正是由于恢复高考,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急需的大批专业人才和知识精英才快速地涌现。
  1977年,由于文革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是为了为国家选拔更优秀的人才,因为当时正值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文革中有很多人才都被派去上山下乡,浪费了他们的才华。因此高考是重新让他们出头的机会。

文革以前,大学招生,靠单位推荐,导致学生学力差距大,学习能力低.文革结束,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开始通过考试招收人才

是为了为国家选拔更优秀的人才,因为当时正值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文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