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52:14
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感情以及他所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那恣意践踏生命、无视生命尊严的动乱年代,诗人牛汉在古云梦泽劳动了整整5年。他是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当时对他来说只有诗才能使他从灵魂的窒息中得到一些舒畅的呼吸。1973年夏,作者从遥远的长江南岸来桂林,原只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解脱一下,然而,“在桂林/小小的动物园里/我见到一只老虎”,一下子把作者点爆了起来。回到咸宁干校,当天就急匆匆写下了这首《华南虎》。一只囚笼中的老虎,会给诗人怎样的心灵 冲击?
诗歌前三节写诗人来到动物园,看到被囚禁的华南虎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又粗又长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人们用石块砸它,厉声呵斥它,苦苦劝诱它,它都一概不理。此时诗人想看看老虎的眼睛,那是它灵魂的窗户,但一直没有瞧见燃烧着强有力的生命火焰的眼睛,甚至没有瞧见它的面孔。它威猛无俦、优美的步履哪去了?它啸风惊雨的怒吼咆哮哪去了?它那苍苍莽莽的山林还在梦中吗?它的心灵在痛苦地抽搐吗?对那些用石块砸它,呵斥、劝诱它的可怜又可笑的观众,老虎是想用它粗壮有力的尾巴去鞭击吗?诗人对华南虎的询问,也是对自己的征询。他们遭受着同样的痛苦和屈辱,有着何其相似的境遇!诗歌第四、五节写华南虎的不屈抗争对诗人心灵的巨大震撼。“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灰灰的水泥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这一道血淋淋的闪电照亮了华南虎的灵魂:牙齿、趾爪被锯掉、铰掉,可它竟用四只破碎的趾爪把水泥墙刨出一道一道深深的血痕!那破碎的趾爪上的鲜血不正是它与命运抗争的腾跃的生命火焰吗!那水泥墙上刨出的一道一道深深的血痕,不正是愤怒绝望的华南虎悲壮灵魂的图腾!“我终于明白了/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明白了什么?为什么羞愧?是自责?是自惭形秽?诗人没有解释。作者特意把表露心情的两句单独成为一节,让读者读到这里,停顿一下,去思考隐去的复杂的感情。在诗的最后一节,一个腾空而过的华南虎形象跃然而出:“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诗人期待着一声怒吼,一声石破天惊的拼出全生命血气的怒吼,让屈辱的生命冲破牢笼,腾空而去!为什么结尾再次出现滴血的趾爪的特写?作者在谈诗歌结尾时写道:“华南虎不羁的灵魂,掠过人们的头顶,腾空而去总属虚幻,即使让人看到它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