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合欢诗》五首的全部译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30:14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用双丝绢,寝共无缝绸。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无留。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
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比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浪漫,大多的人们似乎更欣赏“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那一种圆满。尤其是新婚之妇,谁不希望与夫君长相厮守,效鸳鸯、蝴蝶的双宿双飞,博得个地久天长呢?晋代诗人杨方的《合欢诗》(此为其一),正借一位新妇口吻,抒写了对这种“合欢”生活热烈美好的憧憬。
诗之开笔以“虎啸”风起、“龙跃”云从起兴,一下将人们带入了夫唱妇随、同声相应的美好境界。读者完全可以想像:此刻步履款款从诗中走来的,该是一位对幸福生活怀有多少热望的女子。那思情的缠绵热烈,似乎是独自倚栏的痴痴自语;羞涩凝情,又恰似与夫君正脉脉相对。在诉说满腹的心愿时,女主人公开初似还有一种欲言还止的腼腆之态,话语也因此半蕴半露:“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以影之随身,诉说与夫君永不分离之情,思致新颖而吐语婉转。随着情感之逐渐激荡,女主人公的思绪便连翩而飞,措语也更为奇妙、大胆:别人与夫君相伴,无非是求得影之随躯的不离而已。我却远不止此——我不仅要和你同饮、同食,而且要和你共餐那同根的穗谷,共斟那连理木制的双杯!所有的衣服,我都要用双丝织成的绢料去做;所有的被面,我都要用绸缎制得一无缝迹!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像并根穗一样紧紧相聚,才像连理木一样枝干相依,而且能情同“双丝”,天衣“无缝”。
饭食之以“并根”穗谷煮成,衣料之以“双丝”绢帛裁出,纵然不易,也多少还能办到。至于同干共枝的连理木,则已是世间难觅的奇树;制被而要求“无缝”,再高明的女工恐怕也难以措手。我们的女主人公,偏偏以此为愿,可见她与夫君的“合欢”之愿,一旦激荡起来,竟多么深挚和执着!
但诗人的奇思,更远远飞翔在这些妙喻之上。他给这位痴情的女子,简直带来了不可穷尽的热切心愿:“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子静我不动,子游我无留”——坐、行、居、游,全都要与夫君在一起,那就什么事也别想干成:这心愿似乎有些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