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01:11
我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这里有2个实验.

一个是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里加入葡萄糖溶液.
产生 绛蓝色 的溶液??

另外一个是先将淀粉水解,然后中和,再加入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加热,产生了 砖红色 的氧化亚铜.

=========================================
我的问题是,上面2个实验实际上都是与葡萄糖(醛)的反应,
怎么结果不一样??
还是我笔记出错??

在线等答案,希望有好解!
第一个实验忘了加"加热"..不好意思.
我这里有段笔记是这样的,

"多羟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均会生成绛蓝色溶液"...

这个怎么说?是因为葡萄糖多羟基吗?如果是这样,那这个现象能区分糖与醛吗?

区别在于你是否加热了。

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Cu(OH)2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

但加热后,就能发生醛基的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了。

多羟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均会生成绛蓝色溶液
的确如此,一般为三个以上,糖与醛并无明显分界,比如葡萄糖为多羟基的醛。第一个可能由于为氢氧化铜不上新配制的,说以为绛蓝色 ,为络合物,一般要求新配制,碱性,加热,才能发生斐林反应
第二个为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并生成葡萄糖酸,氢氧化铜具有若氧化性

可能是第一个试验没有加热,因为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醛在会与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的悬浊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
第一个试验中葡萄糖没有与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反应,所以是绛蓝色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