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 北京作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35:46
大家帮忙看看怎么立意,我没看明白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我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
从品格修养上说,人应该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可自满。“没满,还可以放沙子”,“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说明只有不自满才可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说明人如果要实实在在,真材实料,那就得先充实内在,打牢基础。
如果从物理角度上说,那就这个物理学原理就更明显了,物质的密度啦,分子的运动啦等等。
不过,既然是作文题,估计是前者吧!当然还有其他方面!

--------------------------------------------------
几个方面
1.不可自满,以满招损,谦受益位题(得分中等)

2.眼见未必为实。以孔子见子贡偷吃白饭讲起,提倡多看,多思考,多问。(得分中上)

3.提倡多角度考虑问题。以乐观和悲观的人看待半杯酒的态度讲起。(得分中上)

4.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结合下岗职工的“从头再来”和不可自满的态度讲起,记得少讲下岗职工的坚强意志,多讲他们在新的环境下获得的机遇。(得分中上)

5.可能性是无限的。结合“杯子里还可以放盐之类的溶剂”还有“再放个毛细玻璃管,利用毛细现象从而可以放更多的水”之类的。讲求人类认识的局限和想象力的无限,可以延伸出好多命题。(得分上)
--------------------------------------------------

观点一:看起来已经是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观点二:做事要有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观点三:对,分量重的是应该先做,比如说先放大石头
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行

人生就像那个杯子一样,应该先把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放进去.否则可能就难以装载下了.

说明不能只从一个方面去想问题,要扩散思维。

以‘破而后立’来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