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有没有出处?我是学中文的外国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0:12:59
找不到出处,这句话从哪里来的?? 只需要出处~~~~
我是学中文的韩国人,我学习成语呢,请大家帮帮我找出处好吗???

1。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2。有智无智,隔三十里
3。这山看见那山高
4。碰一鼻子灰
5。说嘴郎中无好药
6。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7。偷鸡不着蚀把米
8。泥菩萨过江(落水)-自身难保
9。哑子吃黄连-有苦难言
1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1。打肿脸充胖子
12。 胳膊扭不过大腿
13。 胳膊折了在袖子里
14。喝西北风
15。九牛拉不转
16。两肩扛着一张嘴
17。太阳从西边出来
18。脱了裤子放屁
19。一口吃个胖子
20。一个萝卜一个坑
21。 一锹掘井
22。一碗水端平
23。东一榔头,西一棒棰(解释也不知道)
24。说曹操,曹操就到
25。有枣一竿子,没枣一竿子(解释也)
26。不聪不明,不能为主;不瞽不聋,不能为公(解释也)
2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熟语,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有提到过,不过原文是“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2。有智无智,隔三十里 (出自《世说新语》。有个典故的。原文略引如下:“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3。这山看见那山高 (出自《吕氏春秋》:“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望,尚巍巍焉山在其上。”)

4。碰一鼻子灰 (《红楼梦》:“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5。说嘴郎中无好药 (《何典》,毛泽东后来引用过了)

6。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二刻拍案惊奇》:“此时富家子正是:急惊风撞着了慢郎中。” )

7。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实在是找不到)

8。泥菩萨过江(落水)-自身难保 (《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9。哑子吃黄连-有苦难言 (歇后语,找不到出自哪里)

1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11。打肿脸充胖子 (不明)

12。 胳膊扭不过大腿 (不明)

13。 胳膊折了在袖子里 (《红楼梦》)

14。喝西北风 (陕北俗语,因为冬季风是西北风)

15。九牛拉不转(不明)

16。两肩扛着一张嘴 (又叫“两肩荷口”,不明)

17。太阳从西边出来(不明)

18。脱了裤子放屁 (不明)

19。一口吃个胖子 (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