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的创建者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10:17

北洋水师实力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但是一支舰队的真正实力是多方面的,训练水平、指挥能力、通讯水平、装备保养、基地建设、后勤保障……任何环节的问题都是致命的。不巧的是,北洋水师在每个环节上都出了些问题,结果就是战败。同时北洋舰队也和其它衙门一样腐锈,外强中干了。

清政府新式海军的一支。1874年(同治十二年)清廷筹办海防,先于北洋创设水师。1875年(光绪元年)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订购军舰,派遣学生赴英法学海军,设立营务处,办水师学堂。1881年起在旅顺、威海卫建军港。1885年设海军衙门。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舰队,共有舰船22艘,总排水量4.1万吨,炮250余门。淮军将领丁汝昌为提督,驻威海卫,聘请洋员担任教习、驾驶、机务、炮务等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舰艇达42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黄海、威海卫作战三次,将士英勇搏敌,浴血奋战,因朝廷腐败,不认真抗敌, 一次比一次失败惨重,最后全军覆没。


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海战失利,朝廷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也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鸿,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邓世昌是怎样牺牲的
说起中日甲午海战,我国民族英烈中当首推一代海军名将邓世昌。因其为国捐躯,被称为“邓壮节公”。他的名字和忠勇之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到我国人民的影仰。
但是后人对邓世昌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