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的命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3 02:24:13

不被人理解,坚持自己的信仰却不符合世界潮流,但是人如果不是跟着群体活动的话,死亡是必定的.就像卡夫卡所说的:"谁不遵从遗愿,谁就将被杀死."一样.
人们把艺术家已经异化了.艺术的开始是观众所喜爱的,可那时候没人觉得那是艺术,真正认为那是艺术的只有艺术家本人.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个艺术家的时候,人们却只是把他当作和马戏团里的动物一样的东西.这样的世界是很可悲的.艺术是从痛苦中产生的,就像苦行僧悟道一样.他在追求自己的艺术,可是其他人都不认为那是艺术,但是他明明是可以让人知道他的艺术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这样就好象是自己在自己四周建起四面围墙一样,把自己和他人隔开.一方面,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艺术,而其他人在外部世界里跟着世界的大潮流而生活.
卡夫卡在写完再看的时候,是哭得很厉害的,因为这个艺术家和他一样,一心追求着自己的艺术,可是除了他以外的人,却从来不觉得那是艺术.他为着艺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可其他人却都不知道原由.这样看起来好象是没有人理解的命运一般,他这样的做法是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就像是自己一个,坚持着自己的世界,身旁的人来来往往的,全然忘记了他的存在.

故事以饥饿艺术家被草草埋葬而告终,而阅读后纷乱的思绪却难以梳理,伴随阅读的困惑始终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卡夫卡通过这篇小说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虽然可以活下去,但我无法生存。”如果卡夫卡这句话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其作品的钥匙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说,饥饿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困境源自于人与社会的矛盾,高雅与庸俗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
首先,我们每个人既是有着自我意识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时尚,无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当社会以“票子,房子,车子”作为成功象征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物质利益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像饥饿艺术家那样在名利面前保持自我,坚守信念,宁可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人,不是也沦落到马戏团与兽类为伍吗?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饥饿艺术家的观众一样表面上对“高洁”顶礼膜拜,而内心里谁会真正视“名利如浮云”呢?谁会去学宁可饿死也“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呢?作为追求高雅艺术有坚定信念的饥饿艺术家既“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也无人相信他的艺术,又不愿与现实和解,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