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荀子的人性论各自强调了人性中的哪一方面属性?为什么两种理论最后殊途而同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4:50:27

性善论
性恶论
因为矛盾的转化

性善论
性恶论

性善论 孟子主张食色和仁义都是先天的本性,人生来具有良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性恶论 荀子主张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是人性的本质,仁义是后天所学而获得的。

他们一个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一个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但是最终都崇尚人性的“义”和“礼”。

性善论
性恶论

性善论 孟子主张食色和仁义都是先天的本性,人生来具有良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性恶论 荀子主张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是人性的本质,仁义是后天所学而获得的。

他们一个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一个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但是最终都崇尚人性的“义”和“礼”。

性善论
性恶论
因为善恶本来就是一对 分不开地联体儿,失去其一, 二者即不复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