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500字以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8:35:43
写得好的话还要更多的分加哦~~~

廖 奔:昆曲的品格

  中国昆曲在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个项目中荣登榜首。消息传来,中国昆曲界深受鼓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透过中国昆曲蕴藉雅致的古典美,可以更多地关注中国的戏剧艺术。

  昆曲曾经在中国晚期封建社会文化生活中充任盐末齑粉的作用。作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一种主要文化消遣形式的载体,它得到社会支配阶层的支持;作为当时领袖群伦的一种主要声腔剧种形式,它又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注目。由此,昆曲得以广泛发舒其自身的文化浸润能量,将辐射脉冲穿透社会的肌肤,深入到它的各个角落。由此,昆曲得以同时进入上流文化圈和山野民众娱乐环境,成为沟通各阶层社会意识的重要渠道。也由此,昆曲的文化载负构成了当时民间社会的主要内容成份,成为与政体社会相吞吐的补充乐章。

  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红氍毹娱乐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衰退与消逝,昆曲失去了它作为社会娱乐文化主流的基础支撑点,从而哀婉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导致昆曲走向衰竭的主要社会支配力,是时代变换了审美聚焦点。在时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氛围中,昆曲成为曲高和寡而极其脆弱的雅文化,成为最易受流行文化涤荡的对象。然而,昆曲在它兴盛的时代却并非如此,它也隶属于当时的俗文化范畴,是市井小民贩夫走卒都乐于欣赏的艺术,只是由于文人精神的多量介入,使它的文化品位呈现出俗中偏雅的格调而已。现在昆曲的所谓“过雅”,是由于在时代转换的路径中当代人丧失了读解它的钥匙,失去了转接其信息符号的接收器。人们不再能够轻松理解并品味它所运用的文字符号的涵义与意蕴,对于它所采用的韵律森严的词曲格式倍觉疏离,更不用说对其内容与形式所依托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凭空把握了。由此,昆曲在社会观众心中平添了一丝神秘、一缕朦胧、一层深奥,这是它的致命处。

  然而,昆曲所富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又使它具备了传统文化结晶体的品格,于是,当代人对它的品尝与把玩,无形增添了研琢传统文化的意味。观赏昆剧,在某种意义上与观赏出土文物的意蕴接近。由此,当代舞台上的传统昆曲演出,就不仅仅具有表层的娱乐文化的审美价值,而且还有绍续历史与文化的内在价值。而对昆曲的欣赏,也像鉴赏出土文物一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