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物馆需要什么学位?机会大不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39:49
我是学陶瓷艺术的 想考考古及博物馆学

2008年,我国各地博物馆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各地实施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客流量增加了5至15倍。观众的高期待与博物馆实际服务水平的矛盾,逐渐凸显了出来。而在这其中,人才短缺无疑是一大瓶颈。免费开放之后的博物馆迫切需要大量优秀的讲解员、研究人员、平面设计人才、策展人等等。面对这样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院校准备好了吗?

  博物馆需要多样的人才

  “几年前,我们就着手加强陈列展览的力量,在以前陈列部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陈列艺术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发展,研究所已涵盖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展览制作和布展等各环节,具备了独立承办各类大型展览的能力,并为兄弟省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供大量服务。”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

  在龚良看来,南京博物院完全可以承受目前免费开放带来的客流量的压力。“从讲解员、设计人员、策展人员等方面,我们都一应俱全,这得益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些年来,南博调进一批长期从事考古、历史、博物馆等方面研究的专业人才,还从各大院校引进了一批艺术设计、摄影等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了包括方案策划、形式艺术设计、古建结构、材料、工程预算、多媒体辅陈等专业人员在内的形式和内容设计队伍。”龚良表示。

  然而,没有接待压力的南京博物院,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有自己的难题。“免费开放的初衷是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展览,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原有的体制下,在对文化产品的包装、把文化成果转换成优秀的展览、让更多的公众知晓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们亟须引进和培养展销、营销方面的人才。”龚良说。

  人才培养:院校是主力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系,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2000年,考古学系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办学,改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2002年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样,同样致力于培养史学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院校还有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前身是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1988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签订《关于联合创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协议》,同年增设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