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木兰诗〉漏洞多,理由是古代女人都是小脚,一脱鞋就知道。你认为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3:42:50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北朝比五代早几百年,所以生活在北朝的木兰不可能缠足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表现突出,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她婉言推辞。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到了唐代,花木兰被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妇女是不裹的。北朝比五代早几百年,所以生活在北朝的木兰不可能缠足

回答者:急速龙卷 - 千总 四级
裹足解释比较正确,其实我最怀疑的是:一个女人再怎么隐藏,躺在自己身边还是能感觉出来的!要么就是花木兰一到军队就不是小兵,有自己的住处!要么就是太男人了!!!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据说,古代女人裹脚是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舞女便将脚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轻柔曼妙,本来是一种舞蹈装束,后来慢慢地从后宫向上流社会流传,在以后,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
一般认为裹脚大约始于五代末或宋初。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
所以花木兰是不需要缠足的,那些士兵是不能通过小脚发现她是女的。

缠足起源于唐末或宋朝,她的朝代跟更早

说这话的人也太……了……(鄙视的话我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