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以下图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07:39
http://hi.baidu.com/yanjingshebb/album/item/21a8250ea19c46ea37d12271.html (眼镜蛇)
请问眼镜蛇的头部旁边两块类似半圆的东东是什么东西?
这两块东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一般眼镜蛇的头部平时不是这样扁扁的,只有进攻的时候才是。

  眼镜蛇式眼镜蛇科的一种剧毒蛇,是主要的食用、药用蛇之一。人工饲养眼镜蛇其一是为采毒;其二是为饲养一段时间后,赚取季节差价;其三是为观赏而饲养。
  眼镜蛇别名过山峰、琵琶蛇、饭铲头、善万蛇、吹泡蛇、扁头风、牛皮蛇、彭颈蛇、白颈鸟、犁头蛇、吹风蛇、蝙蝠蛇、万蛇、乌肉蛇、犁头扑、扇毒风、吹风鳖、饭匙头等,属前沟牙类毒蛇。
  眼镜蛇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海南、四川、西藏和台湾等省(区)。
  眼镜蛇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在受到惊吓或被激怒时,宜采取一种特殊的攻击姿态,即能将前半身竖起,头平直向前,颈部膨扁,并发出“呼呼”的声音;发生的同时,可迅速将体内毒液向敌害目标喷出,有时可喷1~2米远。因此,又名“扇毒风”或“吹风蛇”。
  眼镜蛇的其他特征是头部及体背黑褐色,颈部扁平膨大,背面有一对周围白色、中央黑色的眼睛状圈纹。当头部扩展时,圈纹特别明显,故得名“眼镜蛇”;在广东人看来又像饭铲,便称其“饭铲头”。颈腹面有两黑点及一黑横斑,躯尾背面常有均匀相间的白色细横纹,幼蛇尤为明显,腹面颜色较浅。尾长约11~21厘米。体长1~2米,最长者可达3米,是毒蛇中的较大型蛇类。
  眼镜蛇常栖于平原、丘陵、坟堆、墙基、洞穴、灌木丛、竹林及山脚水边和住宅附近的湿地。主要白天活动捕食,天气闷热时会改在黄昏出洞,夜间亦能准确的咬击目标。属广食性蛇类,主要以蛇类、鼠类、蜥蜴、鸟类、鸟蛋和蛙类为食。此蛇耐热性极强,气温在35~38 ℃的阳光下能长时间忍受;但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差,冬季温度若低于9℃容易造成死亡。此蛇系卵生繁殖,5~6月交配,6~8月为产卵期,产卵数为7~18枚,经50天左右和孵出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