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介绍一位书法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17:33
要求:
1、内容短些;
2、这个书法家要在西安碑林里出现过书法作品,并告诉我作品名称;
3、介绍的内容主要讲书法艺术特点;
4、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四人不能说,其他可以。
5、有名些。
好的我加分啊!!!

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怀素 《小草千字文》智永《真草千字文》
  还有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赵佶
  虞世南: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终年81岁。越州余姚(今浙江)人。

  字伯施。他在陈、隋二代都做过官,入唐时已上年纪,唐太宗让他当了“参军”。贞观七年封为永兴县子,又一年进封为县公,故后人也称虞永兴。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他的书法,得到智永的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传统,收到很好的效果,称得起接魏晋之绪,启盛唐之作,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他的楷书笔圆体方,外柔内刚,无雕饰气。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把虞世南召来说:「朕近日来,已命人将大明宫的巨幅屏风装饰一新。你才思敏捷,书法精妙,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传用工楷写在屏风之上。」唐太宗边说着便拿出稿本,把这些烈女的主要事迹一一介绍给虞世南听。虞世南听完圣意,来到大明宫,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一边挥毫,一边构思,在屏具上写了起来。为了保持脸部与屏面平行,虞世南忽而垫凳而上,忽而又弃凳蹲下,笔法纯熟,姿态稳健。只花了一昼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务。虞世南写毕屏风,犹无倦意,细心校阅一过,竟一字不误,一笔未改!
  他的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可与《兰亭序》比美。
  《孔子庙堂碑》:楷书,为历代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

  这些书家极负盛名,像初唐四家中与欧阳询起名的虞世南、褚遂良,草圣怀素、张旭,代表宋朝写意书风最高成就的宋四家:黄庭坚、米芾,宋徽宗赵佶。被康熙皇帝尊崇的明代书家董其昌。我推荐这几位,往上一拉到处都是。

怀素 碑林有《千字文》

虞世南写《孔子庙堂碑》。与欧、褚、薛并称唐初四家